川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源远流长,誉满全球。而在川菜的庞大体系中,郫县豆瓣宛如一颗璀璨明珠,被誉为“川菜之魂”。郫都区作为郫县豆瓣的发源地,正以这一独特调味品为核心,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食品产业集群,推动“川菜之魂”迈向更高发展台阶。
历史沉淀
铸就“川菜之魂”传奇
作为回锅肉、麻婆豆腐、豆瓣鱼等川菜必不可少的调料,郫县豆瓣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其制作技艺采用优质的二荆条辣椒与蚕豆为原料,经“翻、晒、露”等10余道工序精心酿制而成,形成了“辣味重、红油润、回味甜”的独特风味。这种风味不仅为川菜增添了醇厚的复合口感,更是川菜烹饪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调料。
2005年
郫县豆瓣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8年
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
郫县豆瓣品牌价值达661.09亿元,在四川省区域品牌(地理标志)名列前茅,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100+100”互认清单,产品远销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已然成为中国调味品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
今年6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郫县豆瓣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产业实力成功入选。标志着这一拥有三百余年历史的非遗产业,正以“科技赋能、标准护航、生态升级”的路径向国家级产业标杆迈进。
产业升级
构建百亿产业集群
一踏入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鹃城”),郫县豆瓣的身影尚未映入眼帘,那股醇厚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往前走上二楼的非遗晒场,上千口红彤彤的大缸整齐排列,气势壮观,工人们正趁着阳光翻动着缸里的豆瓣酱。
在该公司实验室内,应用工程师黄兵正与同事探讨如何将郫县豆瓣与新疆大盘鸡相结合。“不同的餐厅对菜肴需求不同,有的希望颜色更好看,有的希望味型更清淡或更浓郁。”黄兵介绍,通常,郫县豆瓣应用工程师们会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将3年以上的老豆瓣和刚发酵不到6个月的红油豆瓣进行复配,为顾客提供“私人订制”。
正是这样从传统工艺到创新研发的全链条发力,推动着郫都区川菜产业不断壮大。目前,郫都区已形成了完整的川菜产业生态。截至2024年底,郫都区共有食品企业253家,实现总产值约160亿元。
中国川菜产业城作为核心承载地,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已建成3平方公里,聚集了丹丹、鹃城等众多龙头企业。已建成鹃城豆瓣数字化工厂等工业旅游、工业文化遗产新业态2个;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市级智能工厂3家、数字化车间3个。而郫县豆瓣的产品类别也从单一的豆瓣扩展到郫县豆瓣牛肉酱、豆瓣蘸料、复合调味料等全品类产品。
走进丹丹、鹃城等企业的智能化车间,恒温发酵系统精准调控微生物活性,全自动灌装线高效运转,大数据分析优化传统工艺。科技的赋能让古老的豆瓣制作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品质更加稳定、卓越。例如,鹃城豆瓣与四川大学合作研发的“低盐发酵技术”,不仅将钠含量降低了30%,还通过了欧盟食品标准认证,成功叩开了欧洲市场的大门。
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郫都区郫县豆瓣产业生态日益完善,产业生态覆盖原料种植、豆瓣酿造、复合调味品研发、包装印刷、冷链物流等全环节,强大的协同效应为“郫都味道”奠定了坚实根基。截至去年,郫县豆瓣产业年产量突破80万吨,占据全国市场份额85%以上,年产值超百亿元。
文旅融合
打造“舌尖上的旅游”
郫都区在深耕郫县豆瓣产业生产的同时,以非遗文化为纽带,编织出一张“可看、可尝、可玩、可购”的文旅融合网络。
近日,鹃城牌郫县豆瓣文旅系列产品入选第二批“成都礼物”,此前该系列产品已斩获“天府旅游名品”“中国特色旅游商品”等荣誉,上市至今热销30余万件,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成为游客带走“川味记忆”的首选。
而该企业也早已变身“活态博物馆”——鹃城豆瓣将生产车间改造为工业旅游景点,每年接待超4万游客:在这里,既能围观“翻、晒、露”的古法酿造全过程,也能试吃豆瓣冰激凌等脑洞大开的创新品,感受传统技艺与现代味觉的碰撞。
这份体验更延伸至整个郫都:在中国川菜产业城,游客可穿越时空追溯川菜千年演变;漫步企业透明观光长廊,见证豆瓣发酵蕴含的古老智慧;在战旗村、川菜博物馆的工坊里,亲手参与翻缸、调配等工序,深度触摸非遗技艺;还能在名厨指导的烹饪课堂上,解锁麻婆豆腐、回锅肉等经典川菜的“豆瓣密码”。
如今,郫都已开发出豆瓣宴、豆瓣鱼等200余道特色菜肴,成为游客必打卡的美食IP。而精心规划的“川菜寻香之旅”精品线路,串联起文化馆、知名企业、生态农庄与特色餐饮,让游客从视觉、味觉、触觉多维度沉浸于川菜文化的魅力。
味通四海
豆瓣香飘全球餐桌
作为“郫县豆瓣之乡”,郫都区聚集70余家生产企业,年产能超100万吨、销量破亿瓶,依托这一“味觉基因”,郫都正将川味版图拓展至全球。
鹃城、丹丹等品牌已登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桌,从欧美中餐馆到东南亚家庭厨房,郫县豆瓣已成为海外认知度最高的中国调味品之一。为让“郫都味道”走得更稳,郫都区积极主导制定豆瓣及川菜调味料国际标准,以标准化筑牢品质护城河;部分企业启动“本土化深耕”战略,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建立生产基地,结合当地口味改良配方,实现“全球共享郫都味道”的精准触达。
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则让传统豆瓣不断焕发新活力:针对年轻群体开发的低盐、便捷型产品,持续拓宽消费场景。如今,无论是中餐厅的经典川菜,还是海外华人的家常菜,郫县豆瓣都在诠释着“百菜一格”的生命力——这抹延续三百年的“豆瓣红”,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让世界读懂中国味道的厚重与灵动。
在未来,郫都区将继续深挖川菜文化内涵,推动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川菜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END-
记者丨刘小莉
本篇文章来源于【天府郫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