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强:氢能攻坚的“领航先锋”

凌晨的实验室,电解槽测试数据曲线在屏幕上跳动。东方电气(成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氢能”)电解槽技术研发室主任郭宇强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在电脑上记录下又一次测试方案的实验数据——这是他和团队攻坚兆瓦级PEM电解槽时的常态。

郭宇强:氢能攻坚的“领航先锋”插图

郭宇强,这位与“氢”结缘的科研先锋,正用实验室的灯光照亮绿色能源的新路径,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党员的本色。

01

把技术图纸变成实在产品

“电解槽不是实验室里的样品,要经得起市场检验。”郭宇强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作为首批科研人员参与PEM电解槽项目时,国内相关技术尚处空白。面对性能不稳定、安全边界模糊等难题,他和团队在实验室搭起“战场”,将技术指标需求拆解成若干零部件需求和技术问题逐个突破。

郭宇强:氢能攻坚的“领航先锋”插图1

最紧张的那段时间,电解槽性能迟迟达不到设计指标,成了团队心头的重压。郭宇强主动放弃节假日,连续加班2个多月,开展了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和测试验证,终于在数10组数据中找到关键参数。

如今,这套定型产品已计划应用于数个新能源项目,而他正主导构建全流程研发体系,开展高性能离网电解槽研发,同时规划标准化公司氢能产品研发流程,为产品先进性、稳定性、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02

4500米高原上的突击先锋

在氢能重点项目执行过程中,郭宇强不仅负责核心技术方案设计,还跟进现场技术服务。冬天,海拔4500米的高原寒风呼啸。刚抵达项目现场的郭宇强听说设备调试遇到难题,就顶着剧烈的高原反应,戴上氧气瓶,迎着巨大的风沙前往项目施工现场。

郭宇强:氢能攻坚的“领航先锋”插图2

“白天奋战在高原刺骨的调试一线,夜晚则专注于数据的分析推演。”同事回忆,那些天郭宇强的房间里总亮着灯,笔记本上记满了电解槽运行的工况细节和数据资料。经过调试优化,突击队用20天时间顺利完成了项目调试任务,让绿色氢能首次在雪域高原稳定运行。

这样的“冲锋”早已是常态。无论是灯火通明、仪器嗡鸣的实验室里,还是在园区基地的试制平台,抑或尘土飞扬、偏远艰苦的项目现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他专注投入的身影。“党员就得在关键时刻站出来。”郭宇强目光坚定地说。

03

给创新种子浇足水

走进东方氢能的实验室,工程师们正围着一台新到的测试设备讨论。这是郭宇强特意申请采购的“宝贝”,能精准检测电解槽运行的各项参数。“搞科研不能让设备拖后腿。”郭宇强不仅主导建成了国内领先的氢能实验室,更搭建起产学研合作的 “立交桥”。

郭宇强:氢能攻坚的“领航先锋”插图3

工程师小张至今记得,刚入职时,郭宇强为他量身定制的发展计划:“既发挥我的专业优势,又让我深入到产品集成及运行调试的全过程。”在这支多学科团队里,每个人都有清晰的成长路径。郭宇强为团队成员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提升整体素质,积极推动与高校、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交流,紧跟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为团队的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他还负责完善实验室建设及标准化管理,依托实验室测试功能开展电解槽零部件筛选及寿命测试,为产品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如今,郭宇强依然保持着每天泡在实验室的习惯。他说:“氢能产业就像刚起飞的火箭,我们要做最可靠的推进器。”从技术图纸到产业蓝图,这位氢能先锋正和团队一起,把绿色梦想注入国家能源转型的壮阔征程。

-END-

图文丨刘小莉

本篇文章来源于【天府郫都】

成都全城再生资源回收,详情咨询电话:18782191329。欢迎垂询。https://www.ronh.cn/108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782191329

电话咨询获取优惠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