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季,也是找工作的高峰期。骗子也盯上了这个特殊时期,为求职者设下层层陷阱。今天“熊猫反诈”以王女士求职经历,揭露以“网上试岗”“公益测试”为套路的求职骗局,希望广大求职者能够举一反三,识别类似诈骗,避免上当受骗
案情回放
近期,王女士(化名)在某招聘网站投递简历后,收到一条陌生短信,要求提供个人邮箱,并告知她“人事专员”随后会通过邮箱发送面试邀请,请注意查收。
投递简历没多久,就收到了“面试邀请”,王女士感觉有点意外。为核实对方真实性,她通过网络查询发现该公司的确存在,并注册于本地,便放松了警惕,向对方提供了自己的电子邮箱。
随后,对方发来邮件,要求王女士下载公司“自主研发”的AI软件进行“试岗”,并在指定平台查找信息进行点赞,以考验其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操作能力。同时称完成“18次签到”或“两单小组任务”后即可通过线上面试,并获得线下面试资格。
为尽快完成任务,王女士点击邮件中的链接下载了“AI”软件,并按要求完成了点赞任务。随后,“专员”通过“AI”软件向王女士发布了新任务,要求其在软件上完成公司“公益项目测试”,并承诺“测试通过”后会给予30%“测试提成”奖励。
第一次,王女士转账100元,截图发送后,对方通过微信向其返还130元;第二次,王女士转账300元,对方返还338元;第三次,王女士转账1000元,却未收到返还款。见此,王女士询问对方,却被告知因“操作错误”未达到“返还”标准,要求转账4000元至指定银行账户进行“数据修复”,随后就会立即“返还”并办理入职手续。
在对方的诱导下,王女士赓即转账,然后平台却显示“账户被冻结”,需要“充值解冻”,并被告知“仅支持现金支付”。为“解冻账户”尽快入职,王女士按照对方要求到银行取现3万元,装入纸箱后打车至指定地点,随后步行至一处废弃建筑,将纸箱放置于雨棚下。
次日,对方变本加厉,要求王女士再转13万元“解冻账户”。此时王女士已花光积蓄, 对方便诱导其在网络平台贷款13万元。贷款到账后,对方指示她分多笔取现,先到ATM机取现3万元,再到一家银行柜台取现4.9万元。
当王女士到另一家银行取剩下的款项时,银行工作人员察觉异常立即报警。民警到场后对其进行了劝阻,王女士才意识到被骗。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近年来,求职类电信网络诈骗案屡见不鲜,在我省曾发生过单笔被骗82万元的案例!这些案例的背后,是无数个破碎的求职梦。请大家将本文转发给正在找工作的亲朋好友,提高防骗意识,多一次转发,少一人受害,让我们共同守护求职路上的每一份期待!
END
金牛融媒 · 掌上金牛
欢迎关注掌上金牛
编辑|包包
来源|熊猫反诈、建国路甲98号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本篇文章来源于【掌上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