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在成都佛罗伦萨小镇的石板路上,拎着购物袋的年轻人在欧式喷泉前拍照打卡;郫都的商圈市集里,人们挑选着各色特色农产品,品味着从田野到餐桌的乡土风味;春天花乐园里,鲜切花馆的购物者正为15元一把的玫瑰精心搭配包装纸……这些看似迥异的消费场景,共同构成了郫都区商业活力的多维图景。
现代商业体 打造消费新地标
在郫都区的商业版图上,国际化的购物体验已成为潮流生活的注脚。
成都佛罗伦萨小镇以其纯正的意式建筑风格和露天购物环境,成为区域商业的亮眼名片。漫步其间,圆拱门、罗马柱与意式风情广场勾勒出异国风情,消费者在国际品牌店铺间穿梭,享受低至2折的购物体验。龙湖蜀新天街则以“全场景”消费生态聚集人气。休息区、儿童游乐区分布合理,时尚品牌与特色餐饮形成互补,消费者在购物间隙可随时享用美食。
这些现代化商业体已超越单纯的购物功能,成为集社交、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第三空间。佛罗伦萨小镇二层的拱形楼梯成为年轻人拍照打卡的热门背景,龙湖蜀新天街的电影院和健身房延长了顾客停留时间。
郫都商业空间的功能复合化,正悄然改变区域消费习惯和商业格局。
郫都特产 舌尖上的文旅融合
近年来,郫都区在打造多元消费场景的同时,让郫县豆瓣、唐元韭黄、德源大蒜等特色农产品走进商圈、融入市集,让“购物郫都”的名片既有时尚范儿,又带着泥土香。
郫县豆瓣作为郫都的“金字招牌”,产品种类丰富,从三年陈酿的传统老豆瓣到适合年轻人口味的低盐豆瓣,从搭配火锅的红油豆瓣到佐餐拌面的鲜味豆瓣,满足了不同烹饪需求。在各大商圈的超市专区,豆瓣系列产品始终是特色农产品中的畅销款,深受消费者信赖与喜爱。
唐元韭黄、德源大蒜等新鲜农产品也同样备受青睐。新民场生菜带着刚从田间采摘的清新、德源大蒜饱满紧实、云桥圆根萝卜脆嫩爽口……这些郫都“土特产”,以其新鲜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大量顾客的认可。
特色农产品的“出圈”,不仅带动了消费的增长,更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郫都区通过打造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乡村旅游项目等方式,让农产品从种植、加工到销售、旅游体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游客们可以到田间体验采摘的乐趣,到工厂参观农产品的加工过程,再到商圈购买特色农产品,形成了“一条龙”的消费体验。
如今,在郫都,购物早已不再是时尚单品与烟火美食的简单叠加,更藏着一份从田间到舌尖的在地情怀,让“购物郫都”的内涵更加丰富,也让郫都的消费市场焕发出勃勃生机。
田园产业 土地孕育的消费活力
郫都的消费活力不只存在于商业综合体和生产车间,更在广袤田园中蓬勃生长。
春天花乐园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花卉集散中心,不仅运营着一期花卉市场,还扩展至二期的春肆花园中心。园区精心划分为盆花区、资材区、绿植区、园艺区等多个特色区域,同时拥有鲜花馆、春肆花园中心等核心景点,以及大眼花园、花魔方等特色景观,为游客呈现了一个集休闲、购物、观光于一体的多元化体验,成为家庭周末休闲的热门选择。
当消费者怀抱鲜花离开时,另一种田园消费正在上演。不远处的蝴蝶村在“花+”的场景中,保留原有大田景观和川西林盘,巧妙植入建筑、产业、文化等要素,生态、形态、业态、文态完美相融,旨在提供兼具浪漫与品质的多元场景,让美好从这里即刻出发。
这种融合创新的基因,正在郫都延伸。安德街道安龙村以盆景撬动大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农科村、广福村、先锋村等,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消费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田园场景多点绽放,串联成郫都农商旅融合的产业链闭环。
深度融合 多元消费场景交织
郫都区消费版图的多维拓展,背后是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郫都实践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起多层次的消费生态。佛罗伦萨小镇既是购物中心也是3A景区;田间地头既是生产基地也是农产文化体验地;花卉市场既是批发集散地也是亲子研学场。这种跨界融合产生显著的消费拉动效应,不同年龄、收入、兴趣的消费者都能在此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场景,形成全域消费链条的完整闭环。
当时尚消费、特色商品、农旅体验在同一空间形成共生关系,文商旅体的融合才真正有了灵魂。从春天花乐园带走的不仅是一束鲜花,从商超购买的不仅是一罐豆瓣酱——它们共同构成郫都消费活力的生动注脚,见证着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
-END-
记者丨何曼青
图片丨何曼青、孙浩、郭芯屹、邓虹
本篇文章来源于【天府郫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