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刚提的意见,今天就看到志愿者来帮忙打扫,院子干净多了!”9 月 9 日上午,红光街道金仪社区怡华居小区居民罗阿姨看着焕然一新的院落,难掩喜悦。当天,身着红马甲的网格支部党员志愿者、居民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与大学生志愿者分工协作,对小区绿化带、底楼死角等区域展开全面清理,这场高效整治行动的 “源头”,源于四天前一场院坝里的“板凳连心” 人民建议征集会。
时间回溯到9月5日,金仪社区党委在怡华居小区举办“金色纽带・板凳连心”人民建议征集活动。没有严肃的会议室,网格支部党员代表、微网格员、居民代表和物业管理人员围坐一圈,在熟悉的小区院坝里畅所欲言。“老旧院子绿植多,蚊子太多,连窗户都不敢开”—— 居民代表的心声,道出了大家对蚊虫防治的迫切需求。
这一社区创新搭建的意见征集平台,打破了传统议事场所的局限,让居民放下顾虑、直言诉求。工作人员现场认真记录每一条建议,尤其聚焦环境卫生整治与蚊虫防治等核心问题。讨论中,物业代表率先提出定期喷药计划,居民代表则直指卫生死角清理不及时的痛点,大学生志愿者则从专业角度建议,从清除蚊虫滋生环境入手破解难题。经过充分协商,各方达成共识:由网格支部党员志愿者牵头,联动居民、物业及大学生志愿者,对小区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摸排整改。
短短四天,“纸上方案”迅速转化为“实地行动”。9月9日上午,多方力量组成的志愿队伍深入小区各个角落,重点攻坚平时易被忽略的卫生死角。志愿者们逐处排查,发现积水容器立即清理,同时向居民普及蚊虫防治知识。经过一上午的奋战,8处蚊虫易滋生死角得到整改,清运垃圾数十袋。随后,该小区物业公司对清理区域及时开展药物喷洒,从源头上遏制蚊虫滋生。
从居民诉求提出到问题解决,金仪社区用四天时间完成了一次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这场由居民需求驱动、多方力量协同的治理行动,不仅让小区环境焕然一新,更推动构建起 “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据了解,“金色纽带・板凳连心”活动是金仪社区推进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创新举措。该活动由金仪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办,七巧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旨在畅通居民诉求表达渠道。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问题处理反馈机制,确保居民合理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切实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基层治理目标。
记者 刘刚钰
本篇文章来源于【天府郫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