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七下八上”关键期!郫都“四轮驱动”织密防汛安全网

入汛以来,郫都区经历了多轮极端天气过程。面对当前“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的严峻挑战,郫都区以“四轮驱动”模式构建防汛减灾体系,通过强化会商研判、深化隐患排查、严格值班值守、创新宣传教育,织就一张覆盖全域的防汛安全网,全力守护城市安宁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会商研判:

科技赋能 实时跟踪雨水情

应对“七下八上”关键期!郫都“四轮驱动”织密防汛安全网插图

防汛关键立足于“早”。年初,郫都区便进一步完善了各级防汛指挥机构设置,明晰工作职责、明确人员组成,实现防汛关键时期主要领导直联抢险一线的扁平化指挥体系,打通防汛指挥“最后一米”。

同时,制定完善《郫都区防汛减灾指挥体系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领导包片、局领导/街道(镇)领导具体负责”的包片包干工作机制,对全区43处防汛重点点位定人定责定措施,确保各点位都有专人负责日常督导和应急抢险处置工作,实现汛期应急抢险“人员随叫随到,物资随调随到,险情随抢随除”,全面压紧压实防汛责任。

应对“七下八上”关键期!郫都“四轮驱动”织密防汛安全网插图1

为实现防汛调度指挥统一高效,郫都区建立多部门联合会商机制,整合气象、水务、应急、自然资源等部门数据,开展雨情水情会商研判,提前安排防范应对工作。

“我们依托智慧水务平台,对全区主要河道、低洼内涝点等重要点位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险情、第一时间应急处置。”区水务局防汛科负责人罗朝鹏介绍,结合防汛工作实际,积极推动郫都区智慧水务中心(区防汛指挥中心)和区城运中心平台之间的线上级联互通,将传统调度方式升级为线上会议、共享屏幕等高效模式,实现平台无缝切换。此外,气象局实时更新预报,通过短信、微信群等渠道推送预警,确保指令直达一线。

加强“三查”工作:

闭环管理 打好防汛提前量

郫都区创新实施“三查三清”工作法(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清隐患、清责任、清预案),构建“街道(镇)自查+部门行业检查+重点抽查”的三级排查体系。

应对“七下八上”关键期!郫都“四轮驱动”织密防汛安全网插图2

6月29日,气象预报我区将有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区积极采取“现场巡查+远程视频监控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降雨量较大的街道(镇)开展排查,共出动车辆154次、抢险人员705人,排查点位120余处,处置险情35处。

7月2日至5日强降雨过程,区防汛办接到紫坪铺水库泄洪通知,赓即通知干渠沿线各街道(镇)、主管部门立即开展河道巡逻巡查及人员转移避险,共排查出河道行洪安全隐患21处,均第一时间采取工程措施解决。

应对“七下八上”关键期!郫都“四轮驱动”织密防汛安全网插图3

针对两轮强降雨暴露的问题,郫都区及时复盘,逐点分析内涝原因,按“永临结合”原则制定整改方案,由分管领导牵头整治,并优化“一点一策”应急预案。目前,安靖雍渡铁路下穿隧道整治已施工,团结平安村小油子河段清淤扩容、安靖安家河绣园金路段清淤疏浚均已完成。

从精准预警、高效排查到科学解决,郫都区通过“防、救、复”全流程闭环管理,成功应对了多轮强降雨挑战。这套高效协同、科学专业的防汛体系,不仅迅速恢复了城市秩序,更在实践中筑牢了守护城市安全运行和市民美好生活的坚实堤坝,赢得了广泛赞誉。

严格值班值守:

平战结合 做好人员物资保障

面对今年较为严峻的防汛形势,从5月1日起,郫都区开始执行24小时在岗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及时准确地将雨情、水情、灾情信息上传下达到位。

应对“七下八上”关键期!郫都“四轮驱动”织密防汛安全网插图4

与此同时,秉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防汛思想,郫都区抓实防汛应急演练、抢险队伍建立和防汛物资储备。截至目前,按照集中和分散原则,全区已完成各行业、各类别防汛应急演练100余次。全区共备勤抢险人员3300余人,储备编织袋20.67万条、照明设备86套、砂石料420.17万立方米等各类防汛物资,确保关键时刻物资备得足、调得动、用得上。

多维立体宣传:

群防群治 提升防灾意识

应对“七下八上”关键期!郫都“四轮驱动”织密防汛安全网插图5

为提升群众防汛减灾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郫都区创新推进“线上+线下”防灾宣传矩阵。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务新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渠道推送发布防汛科普、避险指南;线下利用社区广播、电子屏滚动播放预警信息,积极组织防汛科普知识讲座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实现防灾知识“入户入心”。

“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发放了‘防汛明白卡’,告诉我们遇到暴雨应该如何避险,还组织了疏散演练,心里踏实多了。”郫筒街道居民王女士说道。

应对“七下八上”关键期!郫都“四轮驱动”织密防汛安全网插图6

防汛是一项系统工程,郫都区“四轮驱动”机制实现了监测预警——风险排查——应急保障——全民动员的防汛体系高效运转。指挥中心内闪烁的数据云图、河堤上奔走的巡查身影、仓库里整齐排列的救生设备、居民手机中的预警短信……共同构筑起城市防汛的生命线。

-END-

记者丨雷茜

本篇文章来源于【天府郫都】

成都全城再生资源回收,详情咨询电话:18782191329。欢迎垂询。https://www.ronh.cn/164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782191329

电话咨询获取优惠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