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2025斯巴达勇士赛成都站在郫都区世界科幻公园与清水河生态艺术公园火热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0名选手齐聚蓉城,在泥泞与障碍中挥洒汗水、突破自我,共同传递“勇不可破”的赛事精神。本届赛事设置成人竞速赛、超级赛、儿童赛及4小时飓风赛四个类别,其中,超级赛系首次登陆川渝地区,成为一大看点。
从儿童趣味到成人挑战,多维赛道融合科技与自然
斯巴达勇士赛一直以高难度障碍和全方位体能挑战著称,此次成都站更实现了赛事内容与参与体验的双重升级。不同组别针对参与者年龄与体能差异,设置了各有侧重的赛道。成人竞速赛作为入门级项目,设有6.5公里共21个障碍,“冥河洗礼”“空中栈道”等经典环节让新手迅速融入赛事氛围;超级赛则面向进阶选手,全程10.5公里、28处障碍,其中“逃离帕特农”“美杜莎的蛇发”“扼守温泉关”等高难度挑战,极大考验选手的体能、耐力和策略部署。
而别具一格的4小时飓风赛则打破传统障碍赛模式,不设固定障碍与地形限制,选手以团队形式完成指定任务,在协作中锤炼意志、凝聚团队精神。
比赛现场,儿童赛事同样精彩纷呈。据斯巴达勇士赛儿童赛事负责人靳晓阳介绍,为适应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体能特点,儿童赛按年龄划分为4至6岁、7至9岁、10至14岁三个组别,对应设置3公里18障、4公里22障和5公里26障的赛道。“我们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保留‘攀爬’‘跨越’等核心挑战元素,适当调整低龄组障碍高度,让孩子们在趣味中学会坚持与勇敢。”靳晓阳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赛事场地横跨郫都区两座主题公园——世界科幻公园与清水河生态艺术公园。前者以科幻元素赋能障碍设计,提升赛事的未来感与沉浸体验;后者依托自然湖泊与绿地景观,营造出野趣盎然的竞赛环境。选手们在现代科技与生态美景间穿梭前行,实现“破障”与“赏景”的双重体验。
跨国“勇士”点赞成都,家庭组团感受成长
经过激烈角逐,参赛选手文昌询(57分16秒)、许付利(1小时09分29秒)分获超级赛精英组男、女冠军。意大利籍选手刘大为以微弱差距获男子精英组亚军。首次来蓉参赛的刘大为表示,“成都的赛道设计非常出色,成都人也很热情,沿途观众的加油声给了我巨大鼓励。”谈及成都印象,他笑称已被这座城市的文化与美食深深吸引,赛后计划前往青城山继续感受自然之美。
家庭参赛是本次赛事的“高频场景”。10岁的陈景羿首次挑战儿童赛,完赛后立即赶往成人区为父亲和姐姐助威。“每一个障碍都很有挑战,我学会了调整节奏,虽然没拿到名次,但特别开心。”陈先生一家组成10人“家庭战队”集体参赛,他表示:“名次并不重要,希望孩子们通过参赛理解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团队协作。”赛后,全家还计划游览成都科幻馆与青城山,让这个周末更具意义。
文商旅体融合,郫都搭好赛事 “大舞台”
斯巴达勇士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郫都区在政策支持、资源整合与场景营造上的持续努力。近年来,郫都区积极推进“立园满园”行动计划,围绕传媒影视、文旅消费等板块构建产业生态圈,持续放大“郫县豆瓣”品牌效应,依托成都科幻馆打造“科幻+文旅”新场景,并借助望丛古蜀赛歌会等载体传承区域文化。东林艺术村、绣里·蜀绣创意产业园等项目也共同形成“艺术+非遗+农旅”多元矩阵,为赛事落地提供丰富配套。
靳晓阳指出,“西南地区市场活力强劲,成都是重要枢纽。自2019年斯巴达勇士赛入驻成都以来,赛事规模与内容不断升级。郫都区‘文旅+百业’的融合发展模式,不仅为赛事提供优质场地,更让选手全面感受成都的城市魅力。”
据悉,2025斯巴达勇士赛后续赛程已陆续公布:国庆期间,儿童赛将在北京、上海举行,并将挑战“一周内儿童障碍赛完赛人数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10月下旬赛事将转战杭州;同月,国际现代五项联盟2025障碍跑儿童世界锦标赛暨斯巴达勇士儿童赛北京站将于国家奥体中心开幕,中国小勇士将迎来世界级竞技平台;11至12月,赛事还将走进莫干山、惠州、深圳等南方城市。选手可通过“勇士部落”小程序报名参与,开启下一段征程。
斯巴达勇士赛不仅是一场体能竞赛,更是一座城市活力与文化气质的生动展示。在成都,在郫都,勇于挑战、永不言败的精神正与城市同频成长,吸引越来越多人投身运动、爱上这座城。
记者 刘刚钰
本篇文章来源于【天府郫都】